近日,科学研究院研制的iES-833系列产品全面完成“鸿蒙化”改造与适配,并成功获取开源鸿蒙生态产品兼容性XTS认证和电鸿物联操作系统生态产品认证。这一成果标志着该系列网关实现了从核心板硬件设计、系统定制开发,到业务模块兼容适配的全流程自主可控,构建起全链条自主创新的技术体系。
许继电气携手鸿蒙系统,以“生态共融”为核心根基,筑就“硬件设备 + 鸿蒙系统 + 电力场景”,全链路国产化创新格局。
新能源网关严格遵循物联网分层体系架构,其核心部署全面覆盖传统变电站、配电网核心环节(如配电站所、台区及杆塔)等电力系统关键节点,同时聚焦分布式新能源等新兴市场主体的并网接入点,实现“源网荷储”全环节数据无缝接入,推动“多模通信”与“核心调控”能力的高效融合。具备高速稳定的4G/5G无线接入能力,实现数据实时传输。集成远动、AGC/AVC等电力行业核心功能,精准执行关键指令操作。集成纵向加密安全认证,确保数据安全。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四款装置实现“场景-功能”的精准适配。
iES-833-II-A:聚焦台区低压侧场景,适配低压分布式光伏、户用储能等设备的并网需求,为台区用电管理、低压配网优化提供数据与控制支撑,全面适配南网业务。
iES-833-II-B:面向台区中压侧场景,满足中压分布式新能源(如工商业光伏)接入与调控要求,助力中压配网安全稳定运行,全面适配南网业务。
iES-833-III:针对综合能源园区、虚拟电厂等复杂场景,可支撑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协同控制,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多元主体互动提供核心设备保障,全面适配南网业务。
iES-833-V:应用于分布式新能源场站的一体化调控接入设备,部署在分布式源侧,采集所接入的分布式资源运行数据,通过纵向加密方式与调度通信,实现本地电气量采集和命令处理,全面适配国网业务。
许继电气将持续钻研电力信息通信技术,以技术突破为动力,推动产业升级,赋能电力系统的智慧互联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