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第六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二十七个国际消除贫困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力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央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主力军,承担着重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责无旁贷。
作为党和人民信赖依靠的“大国重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开展“四县一区”定点扶贫,加强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和改造升级,发挥电网企业优势,创新服务脱贫攻坚举措,用可靠的电力保障和一流的供电服务,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创新举措定点扶贫 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获得感”
10月10日,公司扶贫工作“媒体开放日”活动在湖北省长阳县启动。湖北巴东县、长阳县预计今年年底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意味着公司定点扶贫的“四县一区”(湖北恩施州巴东县、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秭归县、神农架林区、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年内将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深入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发挥行业优势,结合定点扶贫地区实际,创新帮扶举措,通过实施光伏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重点项目提高扶贫成效,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提升“四县一区”造血功能。
“这几年县里产业兴旺,农副产品销路好,回购产品的订单越来越多。多亏了国家电网!”入秋以来,青海省玛多县旭利高原生态农牧产业科技示范园的牦牛肉干在国网电商平台上的订单多了起来。负责人赵利每天都在忙着把农户送来的新鲜牦牛肉加工成牛肉干。
玛多县地处青海南部,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当地盛产牛肉干、酸奶等特色食品和民族工艺品,但位置偏远、信息滞后一直制约着当地产业发展。公司发挥国网电商平台“互联网+”优势,建立“农户+合作社+加工企业+电商”的销售模式,让当地的特色产品通过互联网来到消费者餐桌,让扶贫产品有了销路和市场,也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后劲更足。
公司从2011年开始在青海玛多县开展定点帮扶,目前,已累计捐助资金2.14亿元,并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创新定点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定点扶贫之路——
公司出资1.25亿元,向贫困村村集体捐建1座集中式光伏电站和11座村级联村光伏电站,惠及172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年户均增收5200元;投入9113万元实施产业扶贫、安全饮水、“救急难”、教育助学、医疗支撑、扶贫培训等帮扶项目40余个;依托国网电商平台,推广销售牦牛肉干等特色产品,累计为牧民增加收入193万元;开展清洁采暖示范县建设,推动实现县城清洁采暖全覆盖。在公司的帮扶下,玛多县于今年5月脱贫摘帽。
在湖北巴东县、长阳县、秭归县和神农架林区,光伏扶贫加特色产业扶贫、消费扶贫以及电网改造升级的模式也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目前,神农架林区、秭归县也已脱贫摘帽。
多年来,公司聚焦“四县一区”定点扶贫,为当地加强电力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助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2016至2019年,公司累计投入30亿元,实施“四县一区”电网改造升级,显著提升了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
光伏扶贫项目则让贫困户实现了稳定增收。2016~2019年,公司在“四县一区”定点扶贫地区累计投入7.3亿元,建设了7座集中式光伏电站和247座村级光伏电站,每年为每个村提供约19万元(含补贴)的扶贫资金,电站运行时间可超过25年;公司捐赠的光伏电站累计发电20391.47万千瓦时,累计收益8100.65万元,已分配收益5947.02万元。光伏扶贫电站成了村民心中“不落的太阳”,照亮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希望与梦想。
要巩固“四县一区”脱贫成果、促进逐步致富,还要发展可持续的产业。公司探索符合“四县一区”实际的扶贫产业发展路子,立足各贫困县优势,开展“造血”式扶贫。2016至2019年,公司累计投入6715万元,建设绿色产业项目81项,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逐步致富提供坚实支撑。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公司还关注民生,通过教育扶贫、医疗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不断为当地人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2016至2019年,公司在定点扶贫“四县一区”累计投入2831.8万元实施阳光助学行动,改善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资助贫困高中生、贫困大学生2700名;累计投入医疗帮扶资金700万元,连续两年组织北京电力医院专家赴定点扶贫地区开展医疗巡诊、送医送药活动,共义诊贫困群众5200人,赠送药品1.2万盒;累计投入捐赠资金3340万元,实施道路修建、饮水安全、危房改造、便民活动中心建设等基础设施工程43项,让“四县一区”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
贫困地区电网强身 充足电能释放发展活力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关系着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繁荣。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发挥电力普遍服务优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扎实开展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升级,着力提升农村电网发展质量和效益,重点解决农村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肩负起服务民生的社会责任。
公司持续推动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加大对经营区域内“三区两州”(西藏自治区,四川、甘肃、青海三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四川凉山州,甘肃临夏州)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2018年,“三区两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启动,投资81亿元,投运工程889项,重点实施西藏孤网县联网和296个行政村通动力电工程、南疆和三省藏区农网完善工程,加快易地搬迁供电工程建设。今年,公司再投资166亿元,推进“三区两州”电网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加快西藏孤网县联网工程建设,着力解决甘肃、青海、四川三省藏区和南疆地区网架结构薄弱问题。
在经营区域内除“三区两州”外的国家级贫困县,公司同样大力实施电网改造升级工程。2018年,公司投资311亿元改造升级中西部贫困地区电网,显著提升了供电能力,户均容量提升至1.8千伏安,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755%,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692%;消除村村通动力电空白点2311个,贫困地区农村动力电用户数同比增长16%。
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样离不开可靠电力。2015年6月30日,四川甘孜州丹巴县丹东乡二道桥村的村民们用上了电。公司提前半年完成《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确定的无电人口用电任务。自2006年起,公司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累计投资381亿元,解决191.7万无电户749.5万人口的用电问题。
“用上电”后更要“用好电”。“十三五”期间,按照国家统一安排,公司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包括“井井通电”、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村村通动力电三大任务。2017年9月25日,公司提前3个月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累计投资1423.6亿元,完成153.5万眼农田机井新通电及改造、6.6万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7.8万个自然村新通动力电及改造,受益人口达1.56亿。2018年,公司制定乡村电网发展规划(2018~2025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持续推进,赋予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更多便利,为农村发展增添动力。
2018年2月3日,我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实现了大电网供电。如今,玉麦乡村民看上了电视,用上了现代化电器。“到玉麦乡的游客会越来越多,我们计划开家庭旅馆。”玉麦乡玉麦村村民卓嘎十分憧憬。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带来的不仅是稳定可靠的供电,更带来了现代化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举措。公司按照“实施一个项目、安置好一方群众、实现一方人脱贫”的要求,及时将有关供电项目纳入配网规划建设,确保配套供电设施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建成。2019年,公司易地扶贫搬迁配套电网建设投资5.67亿元,覆盖集中安置点543个,惠及安置户14.1万户59.5万人。
多措并举系统扶贫 把希望和信心送到千村万户
“做社会扶贫工作要有爱心,有真感情,把村民当成亲人,把村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将心比心地出主意、想办法。这是党组织赋予我们每一个扶贫干部的政治使命。”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国网陕西电力退休职工张雷威在日记中写道。
除定点扶贫的“四县一区”外,公司各单位还承担着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安排的脱贫攻坚任务,并通过派驻帮扶人员,发展扶贫产业,开展消费扶贫和教育、医疗帮扶等措施,多方面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驻村帮扶促进了各项精准扶贫政策落地。按照地方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公司各级单位选派5348名优秀干部员工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扎根在扶贫一线。他们结合帮扶点实际争取扶贫资金,发展特色产业,解决实际困难。各单位发挥“强前端、大后台”作用,通过电网建设、捐赠资金、爱心捐赠、阳光助学等形式支持驻村干部工作,当好他们的“娘家人”。
村级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村干部是脱贫攻坚的“排头兵”。公司各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积极帮助贫困村加强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利用自留党费1996.15万元,帮助228个贫困村修缮党组织活动场所、更新设施。公司1378个基层党组织与贫困村结成对子,3.84万名党员参与结对帮扶贫困群众,助力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创业致富带头人、实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我家以前是贫困户,一日三餐都犯愁。去年,村里有了农业科技企业,建起了草莓、蔬果生产基地。我们家的土地入了股,年底能分红,终于脱了贫。”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光明村村民马学群说。
公司各单位从发展产业入手,利用捐赠资金,积极引进社会资本,结合帮扶点实际,实施扶贫车间、村内工厂等产业扶贫项目1874个,增加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增强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彻底解决了村集体“空壳”问题,让贫困户村内打工不误农事、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8月8日,国网山东电力在威海市文登区举办定点扶贫地区农产品推介会,并通过“慧农帮”平台销售。文登区西山村的花饽饽是27个定点村的近70种产品之一。此后不到一个月,花饽饽在“慧农帮”销了100多箱,乡亲们信心更足了。
“慧农帮”平台是公司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消费扶贫有关部署搭建优化的线上销售平台,目前已上线扶贫农产品8个种类1430余款,构建消费扶贫线上线下一体化供应链。同时,公司各单位也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爱心订购等活动。今年,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累计购买及帮助销售扶贫农产品金额达4192万元,惠及定点扶贫“四县一区”及百余个国家级贫困县。
基本医疗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之一。为减轻贫困群众就医负担,公司开展医疗帮扶,缓解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帮助贫困地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2018~2019年,公司各单位帮助改善贫困村医疗条件,配合各级政府开展乡村卫生室建设,投入医疗帮扶资金1664.87万元,援建乡镇医院、卫生室56座。同时,公司利用自身医疗资源,组织医疗队伍深入贫困村开展义诊1.86万次,赠送常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累计金额达113万元,惠及贫困村群众9.79万人。
扶贫扶志更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公司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重要举措,实施阳光助学、援建教学设施、结对帮扶等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学校修缮校舍、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目前,公司已累计资助贫困学生7008人。贫困地区人口提升了自我发展能力,坚定了志向,成为建设家乡、振兴产业的力量。
2016年以来,公司帮助贫困群众转移就业,组织各类扶贫技能培训班,积极招用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本地高校毕业生,累计吸纳贫困人口就业1.14万人次。国网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四川、湖南电力通过供电服务公司和产业扶贫项目吸纳贫困人口就业5877人。
进深山、走村寨、入农户,公司各单位对准贫困“病根”进行“靶向治疗”,完成“精准滴灌”。公司1952个帮扶点中,已有1554个脱贫摘帽,10.28万户贫困户脱贫,脱贫人口32.98万人。多年来扎实的扶贫工作获得肯定——公司于2018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并连续三年获中国扶贫基金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2017、2018年,公司连续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中被评为“好”,名列前茅。截至今年9月初,在已公布2018年度扶贫考核评价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公司驻省的电力公司评价均为“好”。
曙光在前,重任在肩。公司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公司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十大行动计划,提高贫困地区电网支撑能力,强化扶贫项目电力保障和优质服务,助力公司定点扶贫县和扶贫点脱贫摘帽,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贡献。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