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闻

许继电气9项科技成果通过国家级鉴定
发布日期: 2025-07-02    访问量:

6月28日,许继电气9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组织的鉴定,其中8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次鉴定会邀请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润电力、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行业专家学者组成鉴定委员会,共同对电网运行控制、智能量测与计量、人工智能与电力系统融合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开展权威鉴定。

国际领先:

1.面向电气装备运维的多模态大模型服务推理平台及成套化关键技术

该平台基于电气装备监测数据、标准、规范、历史记录等数据,通过大小模型融合推理、混合式知识库构建、样本创造性生成等技术,构建面向电气装备设备运维、服务支撑等应用场景的多模态大模型服务推理平台及成套化关键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电气装备人工巡检数据分析能力。该项目系列产品已成功应用到百余座变电站智能巡视、一键顺控、牵引变电所无人化改造、换流站数字化升级工程中,有效提升了电气装备智能化运维水平,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iES-8310 虚拟电厂运行管控系统

该产品围绕虚拟电厂全流程业务需求,针对风光出力预测、市场价格推演、多运营商数据融合、交易策略制定技术难题,利用基于异构知识迁移的风光出力及电力市场价格预测、考虑量化风险的多市场联合优化、基于联邦学习的多运营商知识共享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了资源快速接入、调节能力分析、聚合交易管理、交易辅助决策等共计127项数智化服务。产品已在湖南、宁夏、浙江等多地开展试点运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二次设备远程运维管控系统

该系统针对二次设备的远方监视控制和运维需求,采用主子站协同、设备属性语义语法分析、远控流程可视化、全景数据中心技术,实现了运维工作的高效、安全、自主可控。目前,该系统已在云南电网调控主站及西双版纳、玉溪等地市实现规模化应用,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新型电网高性能线路保护关键技术

为提高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现有工频量交流输电线路保护性能,该项目提出了一种应用有源电子式互感器的线路保护电气量等传变新方法,与瞬时值差动保护和解微分方程距离保护相结合,构建了基于有源电子互感器的暂态量保护方案,解决了电子互感器异常输出导致的保护误动问题。项目成果降低了故障复杂电磁暂态过程和互感器暂态传变误差交互对线路保护的影响,保障了新型大电网安全运行,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iES-8630重卡换电站监控系统

该系统实现重卡换电站的全景数据监视、全流程自动化换电控制,构建“人—车—站—云”框架下的智慧化运营管理体系,通过风光—储—充换三位一体”架构,打造基于绿能发电、储能与换电站协同调控的零碳能源补给体系,为绿色交通能源补给提供创新解决方案。该系统已在湖北夷陵、云南移动换电车等多个工程中实现现场应用,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6.XRCA-800 ±800千伏 环保气体直流电压分压器

该产品采用混合气体作为内部绝缘气体,在满足示踪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绝缘强度,实现了分压器的绿色化设计。采取高压电阻层间电场隔离技术方法,增大了阻容单元的爬电距离,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绝缘可靠性。采用同轴结构的高压电容单端可滑动阻容单元结构方案,降低了高低温运行下的机械应力,保证了结构长期运行可靠性,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7.500kV交流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该产品基于国产电容的同轴串接式分压结构,通过信号就地高速数字化转换和两级参数配置,解决了0.2级高精度输出和高频谐波监测难题,项目成果补齐了许继测量设备产品序列,有效支撑了交流电压宽频带及快速响应测量需求,增强了工程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8.基于源荷动态耦合的微能源调控系统

该系统采用分层异构通信技术,提出了源荷动态平衡的台区级内外双循环自趋优和区域电网分层跨域耦合协同互济调控策略,构建“分布式新能源数智管理云平台+微能源调控器+安全接入单元”核心产品矩阵,实现多元负荷安全接入、分层分群能量平衡。项目成果已在河北、江西、河南等地实现应用,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国际先进

9. 全国产化0.01级标准电能表

针对电能量值溯源领域高端计量设备自主可控要求,提出了多通道阵列同步采样方法、非线性分段校准方法、抗磁场干扰与温度自补偿复合型电压采样法、动态自举升压与温度自补偿的高精密电压基源技术等关键技术,解决了0.01级标准电能表及关键元器件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研制了全国产化0.01级标准电能表样机,产品主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